近年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以农旅产业融合、人湖协同治理、智才双轨并行、社企双向合作四轮联动盘活辖区资源、推进协作共建,共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现代化新图景。
农旅双轮驱动
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围绕“一社一品”品牌建设,打造七甸万亩樱桃、草甸千亩杨梅、马郎社区羊肚菌、松茂社区车厘子、桃李村梁王茶等村集体产业,持续推动村(社区)集体经济创收,创新“高秆作物+矮秆蔬菜”立体化种植模式,打造梁王茶种植示范基地和饮马池高原绿色蔬菜基地。整合明湖湿地、七彩胡家庄、环湖绿道、南国山花、滇香国色等生态资源,规划阳宗海10条精品旅游线路,盘活闲置农房改造为乡村美丽庭院190户,配套露营基地和农耕体验项目,新增帆船、桨板等水上运动项目,培育玫瑰之家、拾光公路创意市集、风筝基地等新业态,带动农户就近就业。
人湖双域协同
构建各民族融合空间
推进民族交融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发布阳宗海“暖阳”志愿服务品牌,联动高校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阳宗海生态底色,推动3100名青年参与“爱湖护湖争先锋”轮值活动。沿线串联环湖绿道沿湖村庄,融合飞虎队、知青楼、老爷山、三月三等地域性文化,推动各民族在“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模式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拓展亲子研学、全民健身户外运动、青少年铁人三项锦标赛等赛事活动,结合“以鱼治水”模式,开展全民增殖放流活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鼓励打造省级自建类示范村1个,绿美庭院240户。
智才双轨并行
提升各民族发展共识
通过开展专家教学、套种技术研究、技能培训等系列措施,打破技术壁垒,结合种植节点,组织干部、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办“田间课堂”,围绕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效率水肥利用及现代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围绕为农户“赋能充电”,针对性组织开展中式面点师、电商运营管理、养老护理员、花椒栽培等系列职业技能培训,与云南师范大学深化合作,建立教学研究实习与就业基地,推进各民族在共学技术、共享成果中凝聚发展共识,实现农业技术与人才效能双提升。
社企双向发力
汇聚各民族团结力量
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企业+村党组织+村投公司”等合作模式。推动阳宗镇与种业企业合作,以举办蔬菜种植业博览会及打造万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为契机,开展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开发建设出口蔬菜种植基地30000亩,完成一期鲜食玉米种植600亩。曲者社区通过与产业企业合作,开展规模化养殖和产品加工,年出栏奶山羊2000只,实现村集体年增收增长,北斗村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探索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村(社区)涉农产品产业延链补链提质升级。(来源: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