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民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政治凝聚、情感认同、心灵共鸣三方面着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着力深化党员干部宣传教育 通过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全县开展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全覆盖。把“五史五观五认同”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纳入县委党校培训计划、工作要点和课程安排,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深化对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认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线上知识测试,进一步增强全县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全县中小学持续开展“墨香润校园”、诵读中华经典、规范汉字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等少儿艺术培训课程50余期,引导各族青少年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努力挖掘、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成功申报省、市、县级非遗项目37项,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班8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3期;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举办苗族芦笙舞暑期培训班,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交融创新。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30余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15期,展出作品1000余件,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着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升级版结合起来,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载体,深入各镇(街道)使用普通话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利用“融荣富民”微信公众号积极推送推广普通话应知应会,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养成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主阵地作用,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深入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鼓励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提升广大师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推动各民族书同文、语同音,促进心相通、情相融,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语言文字认同。(来源:富民县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