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龙街道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丰富“交往交流交融”内涵,拓展“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让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
在互学互鉴中促交往。由街道基层党建办牵头,组织各村(社区)之间通过互送党课的形式加强党组织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互送民族团结进步或民族文化知识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认可,通过村与村之间的互观互学做到先进经验分享、优势资源共享。通过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互相走动形式的活动,营造“本是一家人、经常来串门”的大家庭氛围。另外,青龙街道还与毗邻的禄脿街道、温泉街道、草铺街道、西山区的团结街道、禄丰市的勤丰镇建立创建联盟,践行“地理相邻、心灵相通”的理念,加强跨行政区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跨行政区域的互学共创。
在互帮互助中促交流。由街道社保中心、基层党建办牵头,组织街道各村(居)委会在党组织与困难群众中开展交叉“结对帮扶关爱”行动,引导党员干部及各族群众互动交流、共享美好生活。促进各族群众在平等基础上相互尊重,在理解上相互包容,在愉悦中相互欣赏,在进步中相互学习,在需要时给予无私帮助,在友好相处中不断增进感情,构筑各民族的温馨家园。目前已结对交叉帮扶37人。
在幸福共乐中促交融。由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青龙螳川秀文艺队、各村(居)委会文艺演出队伍利用中国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活动、少数民族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民族联谊活动。各文艺队开展互访演出,以文艺为媒介推动各村村民之间相近、相知、相亲,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每年文艺互访活动在20场次以上,大型赛事3场次以上,民族刺绣比赛、青龙樱花跑和民族火把节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每年参与各群众达10000人次以上。(安宁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