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三式嵌入”促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落地见效

2024-06-21 16:49 来源:安宁市委统战部

安宁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作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综合式”阵地、规范“开放式”服务、举办“耦合式”活动,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落地见效。

建设“综合式”交流阵地,拓展交流“宽度”

安宁市以常态化、有形化、规范化打造青年之家、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服务分中心等满足交友联谊、读书分享、安全教育、法治宣传、科普教育、传统文化体验等多种青少年交流活动功能的阵地29个。同时,制定安宁市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阵地管理办法,确定专兼职管理人员,将活动阵地无偿对市内外承接青少年交流活动的社会组织、单位、个人预约开放,同时与辖区中小学、驻市高校签订使用协议,提高青少年参与度,每周至少依托策划开展1场青少年交流、宣传教育活动,将交流阵地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的重要载体,以“交流小阵地”发挥“育人大作用”。

规范“开放式”服务,提高交流“广度”

建立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由市民族宗教局牵头定期召开青少年交流计划联席会议,结合计划问题、需求、任务“三张清单”,协调解决青少年交流计划推动存在问题;队伍培育规范化,在校内通过重点抓好红领巾宣讲团、团组织书记、思政课教师等“关键少数”,在校外依托青年讲师团、安宁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安宁市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安宁市向日葵社会组织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及青少年交流活动,做到队伍专业化。

举办“耦合式”交流活动,延伸交流“深度”

依托“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宣讲团”“开展好少年事迹报告会”等活动100余场。用好主题党日、团日、队日、比赛等活动载体,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我与国旗同框”“爱国歌曲大家唱”经典诵读、红领巾争章等主题活动200余场,以场景式、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生动鲜活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青少年社会实践为抓手,开展“普特融合手拉手”研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帮扶、安宁—磨憨各族青少年民族团结同心营等交流活动100余场次,选派100余名青年到上海培训,组织442余名学生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参加跨区域交流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交流体验和融情实践中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安宁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