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提高政治站位 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认真贯彻落实推行使用统编教材的有关要求,依法依规做好教材征订及使用工作,三科统编教材在全县中小学实现了全覆盖。通过严格落实国家统编教材,我县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教育公平问题得到了较好促进,加深了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民族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不断深植师生心灵深处。 坚持问题导向 优化思政课教师配置 对现有教师进行全面摸底,在精准测算教师缺口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学校内部调剂、校际交流、“免师”分配、公开招聘等方式,配足配齐配强三科统编教材师资力量,开齐开全课程。由党员教师(思政课专兼职党员教师212人)或学校领导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语文、历史专业教师分别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 拓宽培训渠道 多措并举提升师生素养 围绕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及课标,通过参加省级网络培训、组织县级集中培训、开展校本自主研训、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对三科教师进行全员多轮培训,引领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的性质、任务与特点,帮助教师使用好新教材;通过“党员教师上示范课”“班主任家访”“思政教师论坛”“大思政课”等活动,促进广大教职工、家长不断凝聚共识、统一思想;通过学生主题学习、诵读经典、座谈研讨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意志品格和道德素质,从小种下“爱我中华、爱我祖国”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 完善研训机制 提升教学水平 建立县、乡、校三级教研指导机制和三级研训机制,由县级教研部门牵头,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三科“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组成辅导团队,紧紧围绕三科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学校,通过随堂听(评)课、集体备课、讲示范课、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与三科教师面对面交流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掌握课标、熟悉把握教材、学会使用教材,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堂诊断、说课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核心素养和教学水平,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各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来源:寻甸县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