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2-06 17:34 来源:嵩明县委统战部

近日,云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结果公布。昆明城市学院屡创佳绩,共有32个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优秀创作奖1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1

本届展演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昆明城市学院承办,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来自全省72所高校的师生参与。作为全省大学生的艺术盛会,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不仅是各族青少年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更竭力展示当代大学生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胸怀家国,奋力筑梦的价值追求。

2

近年来,昆明城市学院以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了《齐科布谷》《山寨猎歌》《萨》《月亮之下·云彩之上》等富有云南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品,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民族精神纽带努力营造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教学氛围。特别是,在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学校与东村社区携手合作“东村印记”设计项目,不仅以实物展示红军长征过嵩明历史,赓续红色基因,还以“东村印记”IP让文创产品接地气、聚人气,实现校地共建融合发展。

3

接下来,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文化文艺创作,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切实为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播贡献力量。

一起来看看部分获奖的优秀作品:

《齐科布谷》《山寨猎歌》

无伴奏混声合唱《齐科布谷》以“齐科”“布谷”两件基诺族传统竹制打击乐的节奏型、音型为创作动机,加上基诺族民歌素材“齐科猎归调”“游戏歌”、“大鼓调”创作而成,作品意在描绘基诺族人民的生活、民族历史及民族价值观。

无伴奏合唱《山寨猎歌》是一部采用中国少数民族基诺族音乐素材创作的合唱作品。这部作品通过音乐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山寨人民狩猎的场景和情绪。

《萨》

著名作曲家刘晔先生创作的无伴奏合唱作品《萨》,创作灵感来自于云南傈僳族一种原始的民歌《来罗噶》(放猪调)和《赤罗噶》(放羊调),曲作者提炼了来自原始民间的演唱形式,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听到了来自田间地头的自然之声。一支由15个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女孩表演的小合唱,活泼俏皮,声情并茂,酣畅淋漓地为我们呈现了来自田野,来自自然的和谐音诗画。

舞蹈《月亮之下·云彩之上》

作品通过山间布朗族女孩镜头的视角和思维,采用浪漫主义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抒写当代布朗山上布朗族女孩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反映高山之巅的布朗族女孩在新时代下生活的美好和山地民族对自然生灵的眷顾。

戏剧《我的朱苦拉》

小品《我的朱苦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大学生村官王文涛把生命奉献给了这个地方。他怀揣着抱负来到朱苦拉,但面对的却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在朱苦拉的三年时间里,他明白了:鸡毛蒜皮背后是知识、技术、观念的落后,将在大山外面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带到这里,就是大学生村官的意义!

朗诵《大漠敦煌》

大漠敦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用千古诗篇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绘画

《风吹草地见牛羊》

本作品整个画面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希望能够唤起观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旧门》

一扇充满时光印记的门总能勾起一些美好的回忆,选择用画笔记录下这份美好。

《乡间》

本次绘画创作以乡村为主题,细致描绘了乡村的风貌,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呈现出乡村的自然风光。

《彝旎》

《彝旎》描绘的是一位彝族姑娘身着民族服饰,用饰品遮挡住面部的画面,作者以人物为中心,通过画面内容及色彩搭配,呈现出彝族姑娘的端庄、神秘内敛的美感。

《似曾相识的地方》

我试图去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景象,记录下也曾生机勃勃的市井小巷在时代进程中的更迭变化。

设计

《云南瓦猫IP形象设计》

瓦猫虽被冠以猫名,但却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以达到镇宅的目的。

瓦猫IP形象设计赋予了瓦猫一种活力。

《基于年轻化的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IP形象的创作来源是易武同庆号logo上的龙马精神中的龙图腾,抽拉包装盒设计将祝福语藏在盒中。

《云南尼西黑陶“嘿陶”品牌形象与文创设计》

设计品牌VI,创作品牌IP形象,并梳理尼西黑陶常见装饰纹样设计系列文创产品。

《乡村振兴“东村印记”设计项目》

设计创作“东村印记”IP形象、包装和文创产品,以传达东村的“传承红色基因”和“东村农场”印记。

《腾冲“大救驾”皮影文创设计与视频制作》

选取云南腾冲皮影戏“大救驾”为主题创作文创与视频,彰显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摄影

《滇池边上的人》

捕捉、交流,寻找他们与滇池之间的联系,多拍大景,记得微笑,耐心地等待,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污渍》

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会发生摩擦,而其中的一部分则会成为人们内心的芥蒂。本人通过将不同人的肖像照在冲洗过程中粘连在一起,模拟人与人交往中留下的芥蒂,以探讨其对人们的影响。

《遗落之地》

这所曾经繁华的五星级酒店,它的外表仍然很繁华,但当我走进酒店时,脚踩到地板上厚重的灰尘,看着古典的画像和雕塑,枯竭的泳池,豪华的套间。让我感觉到一种别样的美。

微电影

《最美云南 大理民俗篇》

该片通过展现大理地区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节庆风俗等,向观众展示了大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该片涵盖了大理各民族的建筑、服饰、民间工艺、茶艺礼俗、民族歌舞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白族、彝族、回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通过该片,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大理地区的民俗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食理八巷》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大理的传统美食越来越商业化。但还仍有一些传统手艺人,以他们真诚质朴的方式,用美食延续着独特的大理味道。(中共嵩明县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