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盟昆明市委会紧扣中共云南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昆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为契机,聚焦产业发展,立项选题《昆明-磨憨服务贸易产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通过省市民盟组织联合调研,精心打造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省政协十三届二次全会集体提案,并被选为省政协界别联组协商会议发言材料,为助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发出民盟“好声音”。
2024年是云南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关键之年。1月25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界别联组协商会。在第三组界别联组协商会上,委员们围绕“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 助力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主题协商对话。副省长王浩到会听取意见建议。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主持会议。
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常委、民盟昆明市委主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䶮以“加快推进昆明-磨憨口岸服务贸易产业联动发展”为题,代表民盟云南省委和个人作重点发言。
刘䶮表示,磨憨口岸是中老铁路第一站,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中老国际物流大通道“软环境”建设将大力改善和提升昆明营商环境,带动中老铁路沿线州市经济发展,业已形成以“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格局。
为了促进昆明和磨憨口岸两地的服务贸易产业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提升昆明和磨憨口岸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刘䶮建议:
建立小语种语言服务中心,构建人才输出平台。在昆明市内建立小语种语言服务中心,建立以教研合作、人才输出、翻译产品研发、文化产品输出等语言服务平台对磨憨口岸输出人才及技术。在磨憨创建小语种语言服务分中心,联动西双版纳磨憨管委会与省市教体、人社等部门,整合高校资源,集合在昆南亚东南亚小语种(非通用语)相关专业院校,共同搭建小语种人才输出平台,拓宽小语种人才就业资源。
建立科研技术创新基地及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平台。推进与老挝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建“云南七彩云米研究中心”,与老挝、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联合组织跨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构建“文化+”产业。将昆明文化出口基地作为昆明-磨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文化贸易中心。促进“文化+茶叶”融合发展。建好遗产保护园、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民族茶文化艺术馆、勐海勐泐茶文化文旅综合体等项目。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昆磨老泰黄金旅游线,联通中老泰三国旅游地。
打造跨境医疗和医养的大健康产业。优选一批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研发企业在磨憨-磨丁联合建立仿制药科研生产中心,吸引国内非专利药研发生产企业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昆明,增加生物医药产业的附加值。开发“中医调养、旅行康养、专项体检”等跨境康旅项目,探索跨境旅游、“康养创收”模式。(民盟昆明市委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