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推动“四送”活动、“四助”工作、“六惠”服务作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优化提升各族职工服务工作,推动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一是“四送”活动情暖各族职工。把推动就业服务作为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关键举措,组织开展“春风送岗”“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和“冬送温暖”系列活动。举办现场招聘会1场,16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积极争取上级夏季高温慰问资金55.4万元,并为5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清凉礼包。为15名困难职工子女申请上级金秋助学资金8万余元,圆困难职工子女“大学梦”。重大节日期间送温暖走访慰问困难职工、苦累脏险一线职工、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急难险重一线职工、医务人员、消防人员、劳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职工群体7241人,发放慰问金237.09万元(含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4.6万元)。
二是“四助”舒展各族职工愁容。组织开展我市第十九期职工医疗互助工作,共有272家单位,31697名职工参加,上缴医疗互助金378.348万元。截至2023年10月,共为1914名职工办理医疗互助补助,发放补助金144万余元;开展“大病救助”工作,为云南祥丰金麦化工有限公司1名困难职工及时送去救助金5000元;开展创业扶助工作,为37户资金短缺的创业人员办理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贷款金额595万,超额完成昆明市总工会下达的贷款目标任务;设立法律援助站,持续开展“新成立企业集中服务”活动,邀请仲维法务咨询公司律师为新成立企业提供法务咨询、开展劳务法治宣传,服务企业10家,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在就业创业中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三是“六惠”服务做细做深。组织700人次困难女职工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和“两癌”筛查活动,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为广大女职工建起一张健康的防护网。打造“心工会”职工心理舒压赋能服务品牌,送服务到基层,开展22场次“职工心理大讲堂活动”专场讲座,惠及职工群众1000余人,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10场次,参与33人次。开展2023年“会暖春芽·乐享暑期”特色爱心托管班1期,为75名职工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解决假期职工子女“看护难”问题。举办4场次“会聚良缘”职工婚恋交友活动,参加职工161人次。举办昆明市2023年春城职工文体嘉年华“全城同运动,健步新征程”职工健步走安宁分会场活动,参与职工300余名。组织开展“安工学堂”职工综合素养提升(太极、八段锦、瑜伽)系列培训班7个,参与职工219名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制定《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方案(试行)》,通过搭建平台,引入社会化服务,在权甫村民委员会积极开展“家政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经过前期对剩余劳动力及家政服务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目前已完成首期家政服务人员招募及技能培训工作。(安宁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