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明市便民商铺在市里34个地铁站点和42个点位上线营业。这些便民商铺提供了各种日常用品、食品、饮料等,不仅方便了市民在乘坐地铁时的购物需求,还点燃了城市的“地下烟火气”。
这些便民商铺的上线运营,得益于民建昆明市委会提交的一篇题为《关于在我市地铁站内增设便利店等商铺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
2014年,昆明市地铁1、2号线开通,直至3号线、4号线、6号线开通运营至今,真正开启地铁商店的站点并不多。2022年6月,昆明市地铁2号线东风广场站内,出现了之佳便利、肯德基等店铺,但因为地铁站内地下空间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对于地铁站内开设便利店一直保持审慎态度。此外,地铁站内店铺面积小,开放时间有限,故而商铺在选品、物流配送、促销运营等方面受限不少,店铺实际运营下来并不容易。
轨道交通事业具有准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地铁票价不能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确定。由于地铁建设的庞大投资,造成资产折旧率和贷款利息高,靠地铁运营和附属资源开发收入不能完全弥补支出。
民建昆明市委会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在地铁站内布局便利店,不仅能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还有利于提高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品质化水平,更能让市民和游客直观感受到城市服务的便捷和高效。
有什么办法不仅能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还能提高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品质化水平?
民建昆明市委会建议,由昆明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指导,为站内运营做好规划设计。通过优化地铁站内的应急疏散标识,完善消防安全工程措施,制定合理高效的应急交通疏散预案,组织综合应急演练等,提高地铁站人员安全疏散应急能力建设水平。同时,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和不同社区商业发展形态,因地制宜制定便民生活圈商业设施建设、运营、服务和管理地方标准,明确地铁站内商铺设置规模、功能要求、配置标准、业态组合等,为地铁站内增设便利店等商铺创造先决条件。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允许商铺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鼓励开设“一店多能”式服务型商店,适度搭载书报经营、打印复印、代扣代缴、代收代发、家政预约等项目,提高商铺使用效率,增强微利业态经营可持续性,为地铁站内增设便利店等商铺创造有利条件。
社情民意信息上报后,得到了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佳晨批示。有关部门迅速跟进落实。
截至目前,昆明市共投放了693台便民自助设备,包括3台政务服务终端机,344台自助售货机、346台(496层)美团充电宝。同时,还在34个地铁站点42个点位分别引入7-Eleven便利店、之佳便利店、河潭铺、破酥传、彝家黑猪、周记面点、云朵云茶等品牌入驻。这些新业态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让市民在出行时感到舒适和安心。(民建昆明市委会 参政议政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