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村委会地处勐腊县磨憨镇西部山区,东邻勐满镇,西与磨龙村委会相连,南与老挝接壤,北与勐腊镇毗邻;龙门村委会是一个以瑶族、傣族、哈尼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村委会,截至2022年12月,农业户籍人口251户1080人,有党员57名;龙门村委会以种植业为主,有耕地10882亩,林地75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橡胶、砂仁和茶叶等。龙门村委会是勐腊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在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推出“以城带边”帮带共建的谋划部署,呈贡区全力帮扶勐腊县磨憨镇龙门村。截至目前,已投入760万余元,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风情傣宅添新瓦
龙门颜值美如画
“村内空地上铺有草坪,村内主干道上竖起了路灯,家家户户换了新瓦,连寨门也穿上了‘新衣裳’,我们村一下子比以前漂亮了许多。”一位龙门村村民说。
人居为基,环境为本。在人居环境帮扶方面,呈贡区重点做了以下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龙门村道路、路灯杆、污水管网、电力设施、氧化塘、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太阳能新路灯117盏,铺设村内污水管网2400米,新建氧化塘2座,新修村内桥梁2座。强化人居环境提升。提升改造龙门村寨门1座,实施人畜分离35户,进行傣楼改造39户,龙门村绿化面积达6680平方米。现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让如今的龙门村步步皆景、处处是画。
爱心点燃求学篇
龙门学子笑开颜
“这里学校又大又好,食堂很大,饭菜很好,教育资源好,老师好,我会好好读书,努力考出好成绩。”一位龙门村学子高兴地说。
教育帮扶,重在扶人。在教育帮扶方面,呈贡区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积极为龙门学子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开展幼儿园对口帮扶工作。坚持教育帮扶从娃娃抓起,确定由呈贡区第一幼儿园对口帮扶龙门村幼儿园,积极把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龙门村幼儿园。实施“鱼跃龙门、筑梦‘呈’功”教育帮扶计划。主动接纳龙门村6名学子就读昆明呈贡长水实验中学,不仅学杂费全免,而且给予每名学子每年8200元生活补助,同时为他们赠送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举行呈贡区——龙门村委会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暨龙门学子入呈就学欢迎座谈会;组织龙门村学子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的洛龙社区参观学习,促进洛龙社区和龙门村两地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
帮扶共建出硬招
龙门产业见实效
“这些‘山货’我平时都是网购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不仅价格实惠,采购方便,最重要的是还能助农,非常好。”龙门首批山货进昆后,市民周女士在购买时说。
产业兴,则农村兴。在产业帮扶方面,主要是念好“五字诀”。突出一个“建”字,帮助龙门村注册成立第一个村集体所属驻呈企业——“昆明呈贡龍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建盖龙门村冷库,并免费提供商铺和仓库,为龙门村发展集体经济、销售农特产品搭建平台。突出一个“导”字,组织农业技术力量到龙门村叭卡亮小组进行生产指导,实施技术帮扶,促进村民增收;就降低经济作物种植成本措施、发展柠檬种植经济项目等给予意见建议。突出一个“赠”字,购置草果队脱贫户急需的生产物资肥料180袋和地膜180卷(购买资金49680元),赠发到脱贫户手中。突出一个“购”字,积极协调云南白药公司收购龙门村生产的药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出售价格,帮助龙门村群众增加收益。突出一个“售”字,组织驻呈超市定单式采购龙门村农特产品;在昆明市级行政中心开展迎新春龙门村农特产品消费推介;在碧潭社区设立龙门村农特产品销售专柜,通过“互联网下单+门店提货配送”方式,拓展龙门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特色商品流通。
文化广场今始成
以文滋养龙门人
“有了三个文化广场,我们龙门村的特色文化品味将大大提升,特别是有了民族团结大舞台,今后我们可以在这里载歌载舞、欢歌曼舞,共叙民族团结情。”龙门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说。
文化润边,沁人心田。在文化帮扶方面,呈贡区投资300余万元,重点建设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入口文化广场、寨心同心雕塑广场各1个。这些文化广场构思奇特、设计巧妙、创意新颖,譬如,入口文化广场上,3座像山一样的造型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嵌有“呈贡花开龙门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金灿灿的大字,成为龙门村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文化广场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对于进一步引导龙门村各族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力,树立牢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来源:呈贡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