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核心工作,打造了“石榴花开育美好”党建品牌,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建引领 石榴花开育美好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是昆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之一,是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的云南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呈贡区首批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小学教育规律,通过“八抓八美好”的有效措施,打造出了具有附小办学特色的“石榴花开育美好”党建品牌。2020年被云南省委教育工委选树为全省第一个高校附属中小学“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先后迎接了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专题培训班”100余人、呈贡区1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党务干部培训班等多家单位观摩学习。
课程融入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大课堂、小课堂等关键课程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四个共同”为主题开发了18门课程,分年段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激励师生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从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团结小广场到薪火相传的主题雕塑,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通过美德课、红领巾广播站、校园专题宣传栏、LED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宣传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孩子们心中。此外,学校将各民族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核心内容,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书活动,号召学生用绘画、征文诠释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使学生多方位地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科研助推 提升教育内涵质量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先后参与国家民委委托课题《中华民族史话》,参编《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配套使用读本《“四个共同”史话 故事里的中华民族》等工作,通过组织民族地区田野调查、召开课题培训会、聘请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等措施,提升教研和科研能力,让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创建的内涵和质量得到提升。
此外,学校积极挖掘云南民族大学的优质办学资源,丰富课程内涵,拓展课程外延,通过不定期组织师生到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每个学期与云南民族大学开展中华民族文化风情活动,让同学们充分领略中华民族文化之美,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贡区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