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富民实践系列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

2022-04-13 12:07 来源:富民县委统战部

富民县28个民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同心筑梦·融荣富民”为主题,围绕富民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的目标,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着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于平凡处着力,推进富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实施“十融入十共荣”工程,开展“十进”活动,落实“十抓”举措,创新“十项”活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凝聚磅礴发展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中,富民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全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唱响了“同心筑梦·融荣富民”的主旋律。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群众生活 (张宇民 图)

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分阶段开展工作

2021年,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富民县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富民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教育内容、各个阶段的具体举措方面做了详细要求。并以抓学习、抓规划、抓研究、抓教育、抓宣传、抓转化、抓建设、抓机制、抓活动、抓民生“十抓”举措为重要抓手,全面贯彻并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了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2021年5月19日,富民县召开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动员会,号召全县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等,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学习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通过《富民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应知应会手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读本》《“四个共同”史话》等学习材料,指导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学习。通过在富民县委党校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邀请云南民族大学在富民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及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覆盖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2

△开展升国旗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五个认同”  (张宇民 图)

在国民教育方面,富民县通过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通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了融通校园内外的“滴灌式”教育模式。通过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开展美术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五个认同”的意识。

在社会教育中,从群众生产生活的平凡事入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活动载体、搭建教育平台、改进宣传方式,全面深化对各族群众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

走进富民,可以在县城和各个村寨看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牌及宣传标语。此外,富民县还通过向公众发放倡议书、环保袋、笔筒、围裙等方式,将民族团结工作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了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之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富民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百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专场演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方式,促进了各民族同胞的交往交流交融,丰富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凝聚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富民县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完善了保障机制,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团结。

立足“一十百千万” 铸牢共同体意识

具体工作中,富民县立足“一十百千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搭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十个宣传平台,开展百场教育培训,发动千人宣讲,组织万人活动,结合富民县辖区内爱国教育基地、“十进”示范点及优秀人物事迹、民族团结标识物等开展百日宣传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的心中。

3

△开展百日宣传教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熊少宇 图)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富民县建立了一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机制,传唱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我中华》《歌唱祖国》《富民民族团结之歌》等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歌曲,把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塑造成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体活动,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居共学共乐的互嵌式生产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的作用,在富民县委党校成立了富民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邀请云南民族大学在富民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和主题教育实践基地。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评选出一批成绩突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先锋”,缔结了一批优势互补的创建联盟,构建“网上一家亲”的互促共享平台,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制度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巩固了民族和谐、宗教和谐、治理和谐的良好社会局面。总结出五大经验: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必须创新方法和载体;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必须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增进共同性原则;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必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制定了《富民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将在2035年率先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围绕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期间,将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先行县”,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巩固和提升了创建成果,对富民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合力推进“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积极作用。 (富民县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