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进入倒计时,禄脿街道各族群众扫庭院、贴对联、备年货,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写春联、送福字,欢欢喜喜迎新年。
1月24日,禄脿街道邀请安宁市书法家协会老师开展“迎新春 写春联 送祝福”活动。
活动中,书法老师们挥毫拨墨,将真诚的祝福赋予笔端。“欢天喜地过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一副副笔酣墨饱的春联,映衬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各族群众争相围在书法家旁排队等候,一边欣赏书法创作,一边品评春联寓意,当大家拿到写满祝福和美好憧憬的春联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天活动共送出春联100余副,“福”字100余个。
“现场写春联送春联很接地气,感觉很亲切、很温暖,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今年不用上街去买对联了,真好”!质朴的村民们说道。
舂粑粑、烤粑粑,其乐融融迎新年。
舂粑粑、烤粑粑是禄脿老街年节时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1月24日,在禄脿老街东头一户老民居里,71岁的沈奶奶正忙着清洗石臼和木杵,准备手工制作糍粑。
在经过蒸米、舂打、揉压等一系列操作后,一个个圆圆的糍粑就成型了。
“我们那边过年都是村子里面宰一头牛,大家聚在一起过年,以前没有体验过手工制作糍粑,之前听说沈奶奶家要舂糍粑,特地赶过来体验一下,感觉很有意思”,在禄脿村委会工作的景颇族小陈说道。
糍粑最适合炭火慢烤,大家围坐火盆,在满院子燃烧松木挥发出的松脂香里,品尝一口象征团圆和睦的绵密糍粑,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
禄脿街道常住人口12273人,少数民族人口1363人,占总人口数的11%。近年来,禄脿街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禄脿街道和谐的节日气氛,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安宁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