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时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光彩事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2021年8月20日,盘龙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交三桥社区筹建的“爱国民族实业家王少岩微型纪念馆”面向盘龙区广大人民群众正式开放。纪念馆通过展示王少岩先生作为云南省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创办企业、发展教育和投身公益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和精神留存,为盘龙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注重示范带动、着力弘扬传承,树立和宣传企业家先进典型,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让优秀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纪念馆分三个板块,以图片、实物、影像、史料文献、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辅以简要文字,展示云南民族轻工业先驱王少岩先生实业报国的爱国精神。
第一板块“创业兴企,翘楚云南”,展示了王少岩创办和发展茂恒商号、云南纱厂情况。春延记和顺昌茂是云南创号较早的两家商号,春延记为董爱庭父辈经营云南与缅甸间贸易的商号;顺昌茂是王少岩、金熙一两家的父辈经营腾冲与昆明、香港间生意的商号;两家商号业务上互助互利,彼此有代办业务交往。1928年,两家两号合并统一管理,组成茂恒商号。资本总额定为半开银币三十万元,由董爱庭、董延庭、金熙一、王少岩四人为股东。云南茂恒商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云南省民族工商企业中规模最大、资金最雄厚的一家商号,在云南商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茂恒商号设于腾冲,1938年迁至昆明。
云南茂恒商号旧址腾冲董官村,抗日战争时期,董官村便是盟军抗日反攻战的重要驻地。现在的董官村,虽然只是腾冲境内一处不起眼的小村庄,但是村内遗留的国军坟、军部驻地、巷战机枪眼等,无一不记录了董官人曾经支持抗战,爱国护国的光荣事迹。在王少岩等的精心经营下,茂恒商号不断发展壮大,积累起了雄厚的资本。1940年,茂恒商号由商业转入工业,建立云茂纱厂。
第二板块“红心向党,实业报国”,展示了云茂纱厂积极响应国家公有制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和昆纺建立发展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少岩带领云茂纱厂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在厂内加强党的建设,推行民主改革,千方百计扩大产能。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先后完成了公私合营、定息赎买等改造,完成了民族资本向社会主义资本的转变,为云南轻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昆纺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创造出一个时代的辉煌。从1978年至1997年,昆纺共获得过由国家经委、纺织工业部,省、市、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授予的各类荣誉称号150多项,其中:部、省级及相关管理机构授予称号39项,市、区级及相关管理机构授予称号110多项。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化,昆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大潮中生机与活力日渐减退,被列为国家政策性破产项目。2005年9月12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告昆明纺织厂破产。昆纺一个企业的没落,恰恰折射出我们时代的活力,我们国家的发展力量。
第三板块“家国情怀 赤子之心”。一生坎坷、矢志报国——王少岩,曾用名王灿鋆。1903年2月23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市西街。王少岩自小受父亲言传身教,悉心学习,手勤脚快,思维敏捷,能审时度势,胸怀大志,以致一生历经坎坷艰险,但矢志报国立业,终生不悔。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轰炸腾冲、龙陵、芒市保山等地,茂恒在上述地区的资财共损失达1000多万港币,占总资金的30%。1944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能和掠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茂恒在成都存有棉纱800大件被官吏限价收购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情况下,棉纱损失达70%-80%。尽管商场上面临着这样大起大落的境地,但王少岩仍是立足本国家乡。
义无反顾、爱国爱乡——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面临着百业待兴、百废待举的新、旧政权交替的过渡状态。中共地下党员杨青田等同志电邀远在香港的王少岩回昆,共商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出力,为云南父老乡亲服务。王少岩与兄弟王振宇都耳闻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与腐败,也亲身遭受过国民党对工商界的敲诈与勒索。却毅然决然地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返乡造福于桑梓,为新中国出力献策。把手上的资本投入到新建的云茂纱厂。
1953年,全国工商联筹备委员会部分成员合影,右一为王少岩。
回资迎解放,反哺为桑梓——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少岩代表茂恒公司捐献战斗机一架,带动云南工商界捐款捐物,保家卫国。1954年1月8日,在全省工商界中,云茂纱厂是第一家申请要求公私合营的企业。1954年、1955年,王少岩及茂恒有限公司带头出资购买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51年3月,王少岩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1951年6月,民建昆明市分筹会组建,王少岩和永昌祥共同出资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昆明市委员会购买办公场所。1962年,王少岩与王振宇、王昭明三兄弟共捐资21.9万多元人民币创办昆明东风中学(现昆明第十中学)。1944年腾冲光复,茂恒腾冲分号负责人董南轩致函“茂恒”各大股东,王少岩董事长同意捐出国币6000万元,1000万元慰劳远征军,1500万元捐修国殇墓园,3000万元修复腾冲中学、县图书馆、黉学(孔庙),500万元用于修缮被战事毁坏的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昆明复兴新村15号(王少岩兄弟住宅),也曾住过原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他是王少岩兄弟少年在腾冲读私塾的同窗学友。那时,杨青田的公开身份是云南省参议会副议长,是中共地下党员,有时地下党的碰头,也在这里。王少岩、王昭明兄弟都积极支持,因为李弥也住在这里,这恰巧是最好的保护。杨青田还介绍王昭明认识了郑伯克,郑当时化名吴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知道他是当时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
1995年3月14日23时10分,王少岩先生因病于昆明逝世,享年93岁。王少岩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进步的一生。王少岩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诤友。他爱国、爱党、爱乡,为云南省人民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展现出了一名民族实业家的高尚品格和至真情怀。
王少岩简介
王少岩,云南省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
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原副
主任、省工商联名誉主委、民建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王少岩
王少岩同志,因病于1995年3月14日23时1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3岁。
王少岩同志1903年农历1月26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市工商业家庭,幼年在家乡读私塾,17岁时进入父亲与友人合伙开设的茂延记商号学做生意。1927年茂延记商号改组为茂恒商号,王少岩任昆明分号经理。由于他经营有方,分别在上海、成都、拉萨、香港、仰光、加尔各答等地区和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三十余处,发展成为云南经营国际贸易的著名商号。总号迁昆明后,王少岩任董事长。抗日战争中期,他创办拥有两万纱锭的云茂纱厂,并兼任董事长。为发展云南地方民族工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王少岩同志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真诚合作,先后担任昆明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工业厅副厅长,云南省轻工厅副厅长,云南省财经委员会委员,民建昆明市委第一、二届副主委、主委,民建云南省委第一、二届常委、主委,民建中央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常委、咨议委员会常委,云南省工商联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常委、副主委、主委、名誉主委,全国工商联委员、常委,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云南省第二、三届人民政府副省长,政协云南省第一、二、四届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第二、五、六、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盘龙区委统战部、盘龙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交三桥社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