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县紧扣“自强、诚信、感恩”主题,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强化组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打造示范典型,带动少数民族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双丰收”“双促进”。
抓规范、促提升,以组织坚强助推脱贫攻坚。按照“按需选人,因人定村”的原则,有针对性选派熟悉党务工作、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5名党员干部担任洗马塘、出水箐等少数民族村民小组“双推进”指导员。采用指导员挂村包组、乡镇(街道)干部结对帮户、行政村干部联片、村组党员联户的“4+X”模式,建立县、乡、村、组民情责任区,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困难和问题。
抓产业、保增收,以踏实举措促进脱贫攻坚。树立产业意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产业扶贫作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撒坝猪、乌骨鸡、板栗、葛根、葡萄、猕猴桃、青(花)椒、中药材八大重点产业,打造21个少数民族党员创业基地,实现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抓项目、重带动,以项目保障支持脱贫攻坚。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实施项目建设带动工程,着眼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集中有限资源投向少数民族贫困村组,破解民族地区发展瓶颈,加大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民族自然村整体搬迁作为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重点,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搬迁苗族村19个、彝族村7个、傈僳族村2个、傣族村1个,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安全稳定住房全覆盖。
抓载体、强阵地,以感恩情怀戮力脱贫攻坚。开展寻找本村的“第一名党员”“第一任村(党)小组长”“第一名军人”活动,梳理少数民族村组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打造48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党史村史陈列室,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切实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和感恩不断强化。
抓示范、建机制,以品牌培育引领脱贫攻坚。突出重点、聚焦核心,制定并下发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创建少数民族扶贫党建“双推进”示范点工作方案》,整合资源、集中精力,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少数民族地区“双推进”工作任务,将洗马塘、出水箐、大平地、芹菜塘、上火房5个村民小组打造成拿得出手、经得起问、耐得住看的彝族苗族“双推进”示范点,以典型引领、辐射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统战部供稿)